夏天到了,熱浪一波接一波來襲,不少人用上了風扇和空調。
但生活中,總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“厭惡”冷氣、“害怕”吹空調,有些人會在涼爽的空調房里裹著厚重的長衫,甚至還有人會出現一吹空調就不舒服的感覺。
這是怎么了?
中國人普遍更“怕冷”
生活中,我們不難發現,相比愿意吃冷食、吹冷氣的西方人,中國人普遍更“怕冷”一些。
一方面,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相關,另一方面則與飲食習慣較為密切。
一般來說,西方人飲食以肉食、奶酪為主,體質一般偏熱;中國人吃谷物、蔬菜較多,體質偏寒。
《2017年度國民體質辨識報告》指出,除平和體質(正常體質)外,我國居民陽虛體質占比最大(16.4%)。
中醫認為陽虛則外寒,人體陽氣不足,溫煦功能減弱,就會出現怕冷、四肢不溫、面色無華、精神萎靡、大便不成形等問題。
除了上述因素,如今我們周圍的環境、工作、生活方式等,同樣造成了人體陽氣的衰減,因此,許多現代人都有陽氣不足的問題。
這也是很多人在夏日出現“怕冷”的原因。
6件事拯救怕冷的你
我們常說“萬物生長靠太陽”,如果沒有太陽,也就沒有地球上的生命;在人體內,陽氣也同樣重要。
怕冷的人常做下面6件事,保護陽氣,強身健體——
1
曬太陽
在上午紫外線不太強的時候,大家可以適當地曬曬太陽,尤其是后背,因為身體諸多陽經行走于后背。
2
泡泡腳
晚上睡前用溫熱的水泡腳,既祛除因為吹空調帶來的寒氣,又解乏,使全身舒緩放松,有利于睡眠。
3
動一動
定期做各種有氧運動,如快走,慢跑,八段錦,易筋經、健身操等,有助于人體氣血循環及陽氣生成。
4
喝姜水
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在夏季每天晨起飲用一杯生姜紅糖水,有助于陽氣升發。
5
常艾灸
時常艾灸腹部的神闕、中極、關元、氣海等穴位,腰背部督脈的穴位,有助于振奮人體陽氣。
6
貼肚臍
取六七顆花椒,一顆桂圓肉,加一點艾絨,一起打碎,搓成一個小球,晚上入睡前放入肚臍中,用膠帶封住,起床后揭掉并洗凈肚臍部。
花椒驅寒除濕,桂圓補血,艾絨乃純陽之性,共用可補陽虛。
傷陽之事要少做
勿吃生冷寒涼食物。
勿過多食用水果。
勿過度節食減肥。
勿濫用抗生素/清熱解毒類中藥。
勿熬夜。
勿久坐不動。
勿長期大量出汗。
夏季空調怎么吹?
合理地吹空調有助于體感舒適,錯誤地使用空調或可導致面癱、感冒、頸肩腰腿痛等問題。
那么,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空調呢?
1
26℃最適宜
即使室外再炎熱,室內的空調溫度也不宜設置太低。
一般成年人在空調房內最適宜溫度為25~26℃,體弱者27~28℃,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超過8℃。
2
空調風往上吹
開空調時,冷空氣向下沉,因此風最好向上吹,避免冷風直吹身體。
3
進屋10分鐘后再開空調
出了一身汗,回家馬上打開空調猛吹,此時毛孔完全打開,還來不及閉合,容易讓體溫急劇下降,誘發感冒等病癥。
因此,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室內,應至少10分鐘以后再開空調。
4
每隔一段時間開會兒窗
開空調會使室內空氣變干,并且由于空氣不流通,環境得不到改善,容易讓人鼻塞、喉嚨干、打噴嚏等。
經常處在空調環境下的人,為預防皮膚干燥、喉嚨干癢,應多喝溫水。
5
身體弱,早晚別開空調
有關節炎、風濕病的老人,發育不完全的小孩以及孕婦等身體免疫功能較差的人,最好少用空調。
尤其每天清晨和黃昏室外氣溫較低時,應多到戶外做些運動,呼吸新鮮空氣,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。
對于很多家長顧慮是否該給孩子使用空調的問題,專家表示,孩子房間可以開空調,但溫度要保持在26℃左右。
最后提醒大家,一定不要對著頭部猛吹空調,出汗、醉酒、洗頭后也不宜立即吹空調。
|